哲学家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而我们很多人的瞎忙正是缺少这种懒蚂蚁,忘记让自己想好策略再出发,而不是看似做了很多事其实碌碌而为。
能成大事的人,拥有深度的思考力,就如同行军打仗的军师,若能将思考力练成诸葛亮一般,那便能战无不胜。
能成大事之人,从不理会质疑和讽刺,笑骂由人,专注洒脱地做好自己。
能成大事之人,都是一个长期主义者。
能成大事之人,往往会在静默中积蓄万千力量。
能成大事的人,不论环境有多艰难,情况有多紧急,第一时刻是稳住心神,再寻求解决办法,最终都会有出路。
哲学家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是被有限的认知禁锢了。龙归大海,虎入深山。真正能成大事者,会有意识地增长见识,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克服前行路上的苦难,让自己进入属于自己能达到的圆满状态。成大事者,都有着共同的特质,有着相似的方法论。怎样才能在极不稳定的这几年成就大事业,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步步高升呢?内化以下六点特征,你的人生将在新年达到新的高度。
立即行动
罗辑思维CEO脱不花,将“鲁莽定律”贯穿自己的一生。她回望过去时写道:“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推演,立即去做;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赢。”
为了听中国惠普公司总裁高建华的课,什么都不懂的她,直接从零到一举办了一场公开课。脱不花开始了鲁莽的劲头:没有场地,直接抓住一个酒店服务员问;不知怎么算出场费,就和老师商量讲课费;没有学员,就对着企业名人通讯录挨个打电话。自己一个人“身兼数职”,既当主持人,又设计X,评优秀学员。之后,来听课的总裁,又带着公司的高管们来参加会议。脱不花的能力得到了肯定,从而获得了与高建华长达四年的合作。这种鲁莽的精神让她从广告公司的边缘业务进入到培训业,再进入咨询管理业。高中没毕业的她,19岁就担任了某知名品牌的CEO。脱不花的鲁莽定律,成就了她波澜壮阔的职业生涯。有时候鲁莽一些,不要瞻前顾后,先搞起来,就成功了一半。梦想成真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立即去做。解决焦虑的最好方法,也是立即去做。立即行动,也许你会出错,但你能在做的过程中汲取经验,不断在调整中进步。能成大事者,往往想到便做,就能多抢占一份先机,多积累一些经验。
深度思考
生物学家做过一个关于蚂蚁的实验,发现大多数蚂蚁工作都很勤奋,只有一种蚂蚁无所事事。令人惊讶的是,当研究人员隔X物来源时,勤劳蚁乱成一锅粥。这时,那些懒蚂蚁却不紧不慢地带领它们转向新的食物源。原来,这些看似不干活的蚂蚁,其实是在观察思考,以备不时之需。而我们很多人的瞎忙正是缺少这种懒蚂蚁,忘记让自己想好策略再出发,而不是看似做了很多事其实碌碌而为。在《好好思考》一书中,成甲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投资公司的CEO跟他透露,他们投资策略之一就是用最牛的团队,进军最落后的行业。比如说让一流的团队进入捡破烂的行业。这样一来,由于该行业的落后,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大,所以他们面对的都是不成X的散兵,很轻松就能赢。这种想别人所不能想,才能做到别人所不能做。有深度的思考力,直接能带来降维打击。就连股神巴菲特,也不敢小觑深度思考的能力。他说只有自己不断学习,才有可能比别人更早洞察先机,找到比赛的制胜点。思考力的不同,直接决定了我们是否能进入适合自己的好行业,是否能看清做成一件事的本质,是否能持续获得财富。能成大事的人,拥有深度的思考力,就如同行军打仗的军师,若能将思考力练成诸葛亮一般,那便能战无不胜。
笑对质疑
莫言在《吃的耻辱》里讲过一段发人深省的经历,无论怎样吃饭请客都被大家嘲笑。别人请客吃饭,他吃投入了,被嘲笑奋不顾身;他吃自己买单的,被挖苦就想吃回本;聚会前他先在家吃点儿垫垫,到饭桌上吃慢点,又被讥讽装模作样。有些时候并不是你做得不对,而是别人看你不顺眼。有些人的恶意是无由来的,要学会一笑而过。若是因为这些平白无故的伤害,而觉得自己不好,才是大错特错。斯蒂芬·金在学生时代就写出了在学校畅销的小说。老师发现后,不但没有夸他,而且说他在浪费天分,为什么要写垃圾。正因为这种太过主观的恶意评价,让斯蒂芬·金在往后的岁月里总是为自己写的东西感到羞愧。他在四十岁时才明白,几乎每个小说家、诗人之类都曾经被人指责。总会有人让你觉得自己很差劲,仅此而已。对世人嘲笑、非议、嫉妒都一笑而过,才能坚守住自己的阵地。余秋雨面对《文化苦旅》的诸多非议时,就做到了不慌不忙,从容做好自己的事。尼采曾说:“他沉沦,他跌倒。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的上方。”
不要嘲笑别人,也不要理睬嘲笑你的人。被嘲笑的人往往是优秀的,嘲笑别人的人往往都很无知。遇上流言蜚语,别太较真。不求尽如人意,但求问心无愧。能成大事之人,从不理会质疑和讽刺,笑骂由人,专注洒脱地做好自己。
肯下苦功
《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里有段话,对什么是吃苦阐述得很到位:“吃苦的本质,是长时间为了某个目标而聚焦的能力。”真正聪明的人,都肯下笨功夫,都能长时间聚焦一个目标。林清玄高中时就想成为作家,并没有停留在“想”,而是开始大量读书,把图书馆书借阅完了,就去外面借书。从小学到大学再到上班,从每日500字、1000字到2000字,日复一日地写,从不落下。不停地、长时间地输入和输出,让他成为了台湾著名的高产散文家。梅兰芳年轻时,也是资质平庸,但他不甘落后,勤学苦练,终成一代戏剧宗师,位列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回忆说:“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真正成大事者,都不会取巧,也不会抄近道。杨绛说:“艰苦孕育智慧。”在我们想要实现某个目标时,要学会主动屏蔽外界干扰。远离不必要的社交娱乐,放弃非必须的消费,以及接受不被理解的孤独,这才是真正的吃苦。真正的吃苦,是一种强大的自我保护的能力,保护自我注意力都长期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能成大事之人,都是一个长期主义者。只有长时间肯下苦功,才能厚积薄发,一飞冲天。
静心修身
卢梭在《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中说:“内心十分充实和宁静,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
一百多年前,美国哲学家梭罗,远离喧闹的现代都市,独自一人去瓦尔登湖,盖个小木屋生活了两年。在这里,他完全让自己深深扎入生活之中,摒弃掉一切多余之物。简朴明智地生活着。卢梭让自己步入丛林,修炼自己的内心,写出享誉世界的《瓦尔登湖》,帮助无数读者获得平静。若我们无法远离城市,也能主动去寻找和创造一些令人安静的条件。前两年有个新闻报道,浙大本科生胡啸宇同学:通讯录只有31位好友,一年借书高达413次,同是浙大学霸的台佳,在读研期间平均每天读书大约10小时。他们可以在图书馆找到安静的力量,默默提升自己。更有人能在喧嚣中坚守自己的一方宁静。当年,面对《围城》的大火和纷至沓来的采访,钱钟书泰然处之。对记者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幽默之语:“如果你吃了蛋,还非要见下蛋的母鸡吗?”
之后,他和杨绛谢绝一切不必要社交,只继续专心研究学问,又写出了古文著作《管锥篇》。雪莱说:“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越是深潭,越是静默如谜;静下来,才能集中精力休养身心。心乱了,就无法看清自己,无法正确看待问题。能成大事之人,往往会在静默中积蓄万千力量。
能成大事的人,不论环境有多艰难,情况有多紧急,第一时刻是稳住心神,再寻求解决办法,最终都会有出路。正所谓气定则心定,心定则事圆。《白鹿原》一书里的白嘉轩,在家乡经历干旱、瘟疫和X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在灾难里放弃挣扎。而是沉下心来,带领大家清理家园,开荒种地,重新安居乐业。正如白嘉轩所说:“想要在原上活人,心上就得插得住刀。”你能沉得住多大气,就能办得了多大事儿。能成大事者,身处逆境也能稳住阵脚。
▽
《淮南子》有言:“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与其羡慕别人耀眼的成就和丰厚的回报,不如学习成大事者的成功特质。一个人能不能成大事,在于他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在于他做事的认知、态度和格局。心静则智慧生;凡事先干起来,就成功了一半;深度思考,才能占据高位;笑对质疑,方可活得洒脱;长期聚焦一个目标,才是真正地会吃苦;环境越是动荡恶劣,越要沉得住气,方成大器。如果一个人有这6个迹象,暗示他会越来越牛。如果你能践行这六大处世之道,便能让你在做事和生活中少走弯路。升级认知,积极践行正确的方法论,想做成一番大事业也只是时间问题。羡慕别人光芒四射,不如自己发光发亮。愿你在新的一年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一番耀眼的成绩。
你可能感兴趣
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创业能力?
创业者需要具备软实力与硬实力,下面这些就是我们根据多年观察后得出的一些特征
什么是软实力,软实力主要包括个人的品性,包括品格和性格,性格特质,性格特质主要包括激进型和保守型,因为我们需要对自我的风格先进行判断。
3 毅力程度,能坚持多久,坚持决定最后希望的曙光是否会到来,坚持的前提是方向没有错,执行也没有错。
4 兴趣度,是否有足够的热情,兴趣决定能做多久,很多人只有三分钟热度,自然事情也只能做三分钟,而很多人把自我的事业发展的很好
6 沟通能力,沟通决定你的人际关系上限程度,沟通能让事情的发展更加顺滑,更加圆满完成。
原创文章,作者:star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ngmunb.com/1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