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平01、贫困家庭里卖酱干的少年1978年,刘卫平出生在湖南平江县一个贫苦家庭。2002年,有点积蓄的刘卫平开始实现自己的‘机械化’梦想,他购买了一套机械化生产设备。03、5毛钱的辣条,百亿财富的起点2003年,随着牛筋面辣条销量连续上升,刘卫平正式注册了‘卫龙’商标。这一年是辣条行业的寒冬,刘卫平却利用这一年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了辣条行业毫无争议的‘老大’。卫龙的生产环节被大众认可后,刘卫平还不满意,他又邀请了当时的大网红张全蛋进入工厂。
有人说他制造了国内零食界的‘天花板’,这种零食产品在国内深受众多年轻人追捧。
在国外超市,这种零食经常会出现被抢断货的现象。
由于国外市场售价较高,这种零食被老外称为来自中国的‘奢侈食品’。
他靠着单包最低售价仅X的产品,X时间赚到了280亿身家。
大批80后、90后是他公司产品的‘忠实粉丝’,如今00后甚至10后也加入了这个‘粉丝’团体。
他从湖南农村走出,广东开阔眼见,河南立足暴富,他就是被称为‘辣条大王’的刘卫平。
把售价X的产品做成500亿的上市公司,卫龙创始人刘卫平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小生意’也可以做成‘大公司’。
01、贫困家庭里卖酱干的少年
1978年,刘卫平出生在湖南平江县一个贫苦家庭。
平江县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县城,但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制作当地特色小吃‘酱干’。
卖酱干是当地很多家庭谋生的手段,刘卫平家也不例外。
从小,他就跟着母亲做酱干,早早就熟悉了制作酱干的所有环节。
刘卫平在接受采访时曾透漏过:自己儿时家里条件非常贫困,所以小小年纪他就得挑着担子四处售卖酱干赚钱补贴家用。
经历了童年的磨难,在他心里播下一颗要出人头地的种子。
1997年,刘卫平刚成年不久,全国掀起了一场南下打工热潮。
刘卫平也怀揣着南下淘金的梦想,踏上了开往广东的列车。
当时在国内第一批南下打工人经过多年的坚持,都逐渐成为了各个工厂的中层管理。
刘卫平如果能在工厂坚持下去,发展下限成为工厂中层管理,发展上限有机会建立自己的工厂成立一番事业。
这也是他父母希望看到的结果。但是,这不是刘卫平想要的人生。
每天进厂就是打螺丝,经常过着两班倒的生活,倒不是刘卫平怕吃苦。
只是他怕适应这种安逸的生活之后,自己会失去奋斗的动力。
在广州待了一年之后,他选择离开。当时的他觉得,这里更适合打工,不适合创业。
刘卫平在广州待这一年,是他人生经历中很短暂的一年,但是对他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
这一年的经历对刘卫平到底有什么影响?
在广州这一年时间里,同龄人放假都是休息逛街,或者男女朋友一起花前月下。
刘卫平和众人选择不同,他利用休息时间都是四处走访各个工厂,寻找可能有用的商机。
虽然没有寻找到有价值的商机,但是他通过走访多数工厂发现发展好的企业有个共同点:机械化取代人工。
这让刘卫平突然想到了自己家乡的酱干事业,用机械化的方式制作家乡的酱干怎么样?
当时刘卫平老家人制作酱干还都是利用人工,工序繁琐,成本较高。
所以酱干只是在湖南地区有一定市场,还没有形成产业,推向全国。
刘卫平脑海里蹦出了用机械化制作酱干的想法之后,他在自己的脑海里反复地推敲了这个想法。
他之所以这么谨慎是因为家里一穷二白,他输不起。
经过多次推敲之后,他心里有了八成的成功把握,他觉得八成的把握够了。
辞去广州工厂的工作,回到了湖南家里,他向父母说了自己的创业计划。
父母听完很支持儿子的想法,但是家里条件有限,弟弟还在上学,家里能支持他的金钱非常有限。
母亲为了支持儿子,出去求遍了亲戚邻居,凑了几千块钱交给刘卫平,让他大胆地去闯。
02、北上创业的青年
拿着父母给的这几千块创业资金,刘卫平陷入了新的问题,去哪里发展?
当时平江当地很多做酱干的已经开始‘走出去’,多数平江人都选择‘向北发展’。
西安、洛阳、郑州、石家庄等北方主要城市都已经有了平江人的身影。
刘卫平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选择扎根在河南漯河,这个不知名的三线小城市。
刘卫平在采访中谈到过当时为何选择漯河这座城市创业,主要原因有四点:
漯河是小麦主产区,这是制作辣条的主要原材料,这也是平江人都选择‘北上’的重要原因。
漯河有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双汇,刘卫平希望借助双汇成功的经验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
漯河交通便利,漯河是京广铁路沿线重要的交通枢纽站,铁路交通四通发达,方便物流运输。
漯河竞争压力小,适合低调发展,不会被行业内大品牌关注X。
2000年前后,是我国知名公司扎堆诞生的时间段,卫龙也在其中。
19X,刘强东在中关村售卖光碟,京东雏形出现。
19X,马化腾在深圳创立了腾讯。
1999年,马云在杭州成立了阿里巴巴。
1999年,刘卫平注册了平平(卫龙)食品厂。
初到漯河,刘卫平利用家里凑的几千块钱,租了房子,购买了制作酱干需要的锅碗瓢盆。
又添置了一辆三轮车,这即是他进原材料的工具车,也是每天外出叫卖的摆摊工具。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成功制作出了第一批酱干,推着三轮车开始在漯河四处沿街售卖。
漯河当地人都称这种零食为‘辣条’,刘卫平转念一想,‘辣条’这个称呼也不错。
随后他就入乡随俗,把酱干改成‘辣条’,这次改名也隐隐地透漏着一个响彻全球的企业即将崛起。
2002年,有点积蓄的刘卫平开始实现自己的‘机械化’梦想,他购买了一套机械化生产设备。
利用这套设备开始批量生产自己全新研制的牛筋面辣条。
这款辣条因为口感香而不辣,价格亲民X一包,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热烈欢迎。
就是这X钱的一包辣条,为刘卫平撬动了几百亿的财富。
2003年,随着牛筋面辣条销量连续上升,刘卫平正式注册了‘卫龙’商标。
这就意味着‘卫龙辣条’正式成立了。
卫龙辣条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刘卫平没有选择坐收红利,而是主动出击调查市场消费群体。
通过一番调查之后,他发现自己X一包的辣条主要消费群体为中小学门口的80后90后消费群体。
为了更迎合80后90后这批消费群体,他研发的新品都是在学校门口以免费试吃的形式完成测试。
注重口味的同时,刘卫平还从细节下手,他发现卫龙辣条现有的包装不方便学生携带。
随后他把所有的卫龙辣条包装都缩小了尺寸,方便学生把辣条放在口袋里。
刘卫平凭借着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卫龙辣条成了很多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
可以说,当时在学校吃泡面不配上一包辣条,这包泡面是没有‘灵魂’的。
刘卫平在接受采访中也谈到过:80后90后一代对公司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5年,发展势头正猛的卫龙辣条迎来了行业寒冬。
当年平江当地一家辣条加工厂在制作辣条过程中,添加非法原料被曝光。
一些大的辣条企业也在这年开始减产缩小企业规模。
很多人都认为辣条被贴上了‘垃圾食品’的标签,很难再翻身。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危机从来都是危中带机。
这一年是辣条行业的寒冬,刘卫平却利用这一年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了辣条行业毫无争议的‘老大’。
他是如何让自己的企业走出危机,并且奠定了行业老大的地位?
刘卫平当时表示:既然大家都担心辣条加工环节中的卫生安全问题,那我就让社会大众看到辣条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他在自己生产车间安装了摄像头,让想要了解真相的大众随时能看到自己辣条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另外他还主动邀请了北京的摄影记者和媒体到自己的生产车间实地考察,当记者来到卫龙的生产车间被一尘不染的环境深深地折服了。
记者回去就写了一篇深度报道,这篇报道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卫龙成功为自己正名。
卫龙的生产环节被大众认可后,刘卫平还不满意,他又邀请了当时的大网红张全蛋进入工厂。
张全蛋在卫龙生产车间连续几天现场直播卫龙辣条的生产全过程,这个举动让卫龙辣条彻底打破了外界质疑。
2005年,卫龙不但生存了下来,还突破重围,成为行业内毫无争议的‘老大’,独执牛耳。
04、创新路上不停歇
2010年,为了公司更大发展,刘卫平请了当时非常火的赵薇代言。
同时刘卫平还对辣条的外包装做了改变,从透明袋变成了纯白色外包装,让自己的产品看起来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
辣条这款小零食,被一些留学生开始带到国外,卫龙逐渐开始了海外拓展之路。
2012年,已经身家十多亿的刘卫平没有满足现状,他还在努力让自己的企业做得更大。
这年,他亲自跑到北京找到当时超火的X经纪人,邀请X代言自己公司的‘亲嘴烧’系列。
这次张卫平又选择对了,卫龙的销量在此后增长了近3成,也让卫龙走出国门,走进了国外的超市,成为了国际知名小零食。
2014年,刘卫平高价引进了国外一条全自动食品生产线。
他认为,先进的生产力是成功的基础。
2015年,刘卫平‘火力全开’,开通了众多网络销售渠道,天猫、京东、C2C都有卫龙的身影。
在互联网购物的时代,刘卫平跟上了时代,没有X原有的商业模式,他在探索前进的路上从未停歇。
也是这一年刘卫平凭借280亿的身家成为漯河首富,河南第二富豪。
2016年,刘卫平为了进一步打开国外市场,自创了英语单词Hot(辣)strip(条),模仿当年的iphone7发行了‘Hotstrip 7’辣条系列。
2019年,刘卫平提出了要打造‘1111’工程。
即未来三年内,卫龙实现年产值超100亿,年纳税超10亿,引进机器人1千太,提供1万个就业岗位。
截止今年,三年时间临近,刘卫平早已经完成了这个工程。
20X,卫龙按照零售额计算,在全国辣味休闲食品排行第一,遥遥领先其它品牌。
2021年末,刘卫平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募集10亿美元资金,目前依旧在审核期。
预计卫龙上市之后,刘卫平的身价将会高达500亿,有望成为河南新首富。
刘卫平凭借卫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辣条大王’。
或许有人觉得他运气好,时势造英雄,但是能够在众多辣条企业中脱颖而出。
刘卫平每次做抉择时面临的纠结和困惑,是我们众人体会不到的。
从一个踩三轮叫卖的‘卖货郎’,到如今几百亿身家的首富。
让他成为‘辣条大王’的必定是他那独特的商业思维,以及不断进取的精神。
原创文章,作者:star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ngmunb.com/16428.html